很多人都說,等都更等到心痛,難道都更真的沒希望了嗎?但事實上,答案很讓人意外,因為大台北都更已加足馬力,都更產值持續飆升、連年創新高……

前幾年房市景氣不佳,房價下滑,不只屋主覺得都更越來越沒希望,就連建商都有人看衰都更,甚至有建商宣布不願參與都更。然而,大台北都更卻未因此停住腳步,推案浪潮汹湧,供給量空前之多,已經寫下新的歷史新頁。
前九月都更 量體達千億
據住展雜誌統計,今年截至九月底為止,大台北地區都更建案數累積至四十三個,已超越二○一七年全年的三十一個,而推案金額則達到一千億元,預估今年全年都更推案量可輕鬆突破一千一百億大關,再創歷史新高。
從表一中觀察,可以看到大台北都更案量自一三年以後,呈現連年創新高的態勢。尤其是一六年,更是都更推案量爆發的分水嶺,是年都更案量年增近二倍。一七年間,都更案量首度突破千億,來到一○三五億。
到了今年,都更推案火力不減,已經釋出一千億量體,接下來至年底前還有三個月,預估可能還有約逾百億的都更案將陸續登場,全年都更案量上看一千一百億以上,再創歷史新高。
中山區好威 衝破二百億
在各行政區中,今年以中山區都更推案量最大,目前已有二一七億。至於案量第二至第五名,依序為中正區(一一一億)、北投區(八十九億)、中和區(八十八億)、萬華區(八十四億)。

其中,北投、萬華屬於北市蛋白區,建商申請都更件數比市中心蛋黃區相對少,但近幾年北投、萬華,乃至於大同區推出的都更案眾多,遠勝過松山、大安、信義等菁華區。推測北投、萬華與大同等區域,其都更案容易整合成功並推案的關鍵,可能是屋主期待值較高,都更成局的機會自然較容易。
定價平實化 都更案熱銷
據本刊觀察,近三、四年以來,都更案開價時常創區域新高,銷售速度偏慢,但今年都更案卻普遍熱銷,更有好幾個建案已經完銷。主要原因有四,第一是買氣今年回升,市場成交加速。第二是開價平實的都更案變多,比如「森城大院」,中正區門牌,建材等級高於周邊建案,且最低成交價僅六字頭,賣價還比周邊建案低,開賣二個多月就接近完銷。
第三,以往都更案通常作中、大坪數,總價門檻偏高,但今年不少都更案規劃三十坪以下的小坪數產品,如中山區「琢豐」、萬華「岳泰峰鼎」、「昇陽朋鵬城」、「新碩華悅」、「隱苑」、士林「圓山ART」、北投「昇陽麗方」、「中租御景」、內湖「碧湖天」、「翔譽愛力」、文山「鵲喜」、中和「玖原君邸」、「漢寶之星」、「怡富宜家」、土城「安和苑」等十五個都更案,都有相對低總價的小坪數可售,而小坪數還是目前最好賣的產品,銷售狀況自然不差。
第四,縱使有的都更案開出區域高價,但因擁有品牌口碑,以及區段供給少等優勢,故而可以大賣特賣。例如內湖「碧湖天」,擁有華固建設、新光金控的品牌加持,開賣不到兩個月,建商戶就已悉數完銷。又如北投「昇陽麗方」,除了昇陽的金字招牌,且關渡地區已有數年沒有合法的住宅建案,住宅供給短缺,開賣至今已大賣七成多。

隨著房市緩步回溫,再加上政府頻頻釋出都更利多,都更案量持續走高,而台北市都更案量更占總體推案量約三成多,顯示都更已成為建商推案主要來源之一,產值正在節節升高當中!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