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年級真是生在一個最尷尬的年代,不僅沒跟到經濟起飛,一畢業當職場菜鳥時,房地產似乎正處在準備起飛的態勢,偏偏又剛好陷入22K魔咒而口袋空空,付房租都不夠了!更別說伙食費、交通費、孝親費等開銷,哪還有閒錢可以籌多餘的自備款買房?

為了努力脫離青貧族,這幾年該跳槽的跳槽,該轉換跑道的換跑道,拚命兼差賺外快的人真的不少,好不容易薪水終於倍增,卻還是跟不上房價、物價飆漲,就這麼十年一眼瞬間,還是買不起房,讓人不經問起,難道七年級生錯時代?跟買房這件事,就此得Say Bye Bye了嗎?
如果你是七年級生,可以找個機會問問同學,誰已經買房了?以上撇除富爸富媽金援、二代小開(本身家裡好幾間房)以及土財主,靠自己存自備款買房子的人,似乎少之又少,更別說買在台北市中心,根本是一場神話!
筆者曾看過月薪7、8萬的七年級生,看似令人稱羨的高薪,卻還是不敢買房。原因是什麼?以月薪8萬來計算,一般房貸控制在薪水的1/3,換算每月可負擔的房貸約是2.4萬,大概可以貸款500萬左右,回推自備2成、貸款8成,房屋總價須控制在625萬,仔細想想,600多萬的房子哪裡找?這答案其實不難,但可說的是,台北市不可能!新北市才找的到,但可能只有10幾坪,扣掉30%以上的公設比,室內實際使用坪數又更小了。
市面上不少小宅產品,建商為了拉低總價只好下修坪數,有時為了賣相好看,硬是隔了2房,誤讓消費者以為CP值超高。曾參觀過不少小宅建案的樣品屋,原本還讚嘆建商空間規劃、動線實在設計得太厲害!仔細一看才發現,次臥所擺放的單人床,躺下去雙腳根本無法伸直,就連設置衣櫃的深度都不太夠,加上通常小宅會被建商規劃在條件較不好的位置,常見的就是單面採光設計,若是狹長型的格局,其中一房可能沒有開窗,只好委屈自己。
七年級生,真的不是不想買房,也從沒有放棄買房這件事,只是當存錢的速度,追趕不上房價飆漲,即便拼命賺錢、兼差接外包,存夠了自備款,接下來的房貸才是一大考驗,七年級努力工作打拼了10年,想問的是?難道買房真的那麼難嗎?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|